春假补习

2009-03-23

 

今天和昨天一样,大风把路边的招牌及各种条幅吹的呼呼啦啦的,电线也发出了“嗡嗡嗡”的呻吟。不过,最让人感到难受的还是从校园和公园的沙堆上被大风卷起的沙砾——它们毫不客气地击打着行人。沙砾被大风扬到空中,又通过风力作用在路面上汇集成一滩一滩的。大风一过它们又飞舞了起来,并肆意地袭击着行人。每次发现前方有沙子的时候,我也只好屏住呼吸、掩住双眼,快速从边上跑过去。这沙砾真有点像北京的黄砂,不过论规模的话还差得很远。北京的黄砂一旦飞舞起来,衣服上、脸上、手上、脚上都会被蒙上一层灰尘。

 

而且,虽说是刮大风,现在已经是3月下旬,耳边尽是有关樱花盛开的报道,所以感觉也还轻松。冬天的烈风季节早已过去,而落樱的春风季节还要一段时间才会到来。

 

到不是因为黄砂而想起了什么,再过一周,我又要去呼和浩特和北京了。所以,异地的天气情况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我关心的对象。随便向内蒙古来的一位学生问了一句:“你们那里现在还挺冷吧”。她却回答:“不冷。跟日本一样。哦,不,比日本要暖和……”看来,她是真的憎恨上日本的寒冷天气了。

 

其实,两种天气的不同就在于前者是从脚跟袭上来的“湿冷”,而后者则是“干冷”。不过,也正是由于日本天气湿度较大的缘故,樱花才会盛开的如此绚烂美丽。北京也有樱花,但由于干燥缺水,开的非常惨淡——这对于樱花来说,是件很不幸的事情。而如果当地人因此就以为这就是“真正的樱花”的话,作为一名喜爱樱花的日本国民,我也只好表示悲哀了。

 

樱花盛开时,花的分量常常会让人觉得其枝干无法承受——这也是它之所以被称为“樱花”的缘故吧。在古代的绘画里,樱花通常被画成“云彩”的模样。而从“云彩”中落下的大点“雪片”则是“樱花的花瓣”。——那才是我们的“樱花”。平安时代的诗人们就是从这落樱的景象中看到了樱花的美丽和生命的短暂的。当然,这些都并非“现实中的樱花”,而是“我们意识观念中的樱花”。

 

尽管如此,每逢樱花盛开的时候,日本人都会砰然心跳的。或许,日本人眼睛里所看到的并不仅仅是眼前的樱花,真正让他们心动的还是古来已久的“观念中的樱花”吧。

 

B班”与“E班”已经放了春假。不过,自习室里还是往常一样,主要是“B班”学生的面孔。其中一个——小“T”,因为未能参加期末考试,今天来补考来了。

 

另外,还有来自坦桑尼亚的小F,因为来日本来迟了,两周都没有上课,需要补课。而同样需要补课的还有4月份开始拟在本校学习的菲律宾的小K。他们的进度是从日语假名开始学起直到第20课,计划用5天的时间。因为是跑步前进,开始会比较困难,不过两个人都(其实小K在志愿教室就已经学到了第15课左右。)已经对日语具有了一定的音感,所以补习之后,剩下的一周时间,就是两人自己能够记住多少的问题了。

 

正这么盘算着,“CD合并班”里从内蒙古来的小S却也要求加入进来。小S来日本后直接进了“中级班”,“初级”语法和词汇方面,她还欠些火候。所以,最近两周,也让她参加了“E班”的学习。也许她自己也体会到了:还是连初级部分一起学比较好些。

 

就这3个人了吧——还在琢磨呢,“合并班”里又有3人来要求参加补习了。或许他们都向小S打听了情况了吧。这3人中间,有位来自缅甸的“小M”,她母亲原是中国人,因此小M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汉字也没有问题。不过,他也是从“初级第40课” 起才开始参加本校的学习的,大概也是对基础部分感到不放心了吧。

 

还有一人,即补习意愿最强烈的中国学生小D

 

“初级比较简单噢,你可以参加,但可不要埋怨太简单了。”——对我们的提示,她丝毫也不介意:“没关系,我自己想补习。”似乎是对自己的初级基础极没把握。她已经大学毕业了,如果真是觉得自己没有问题的话,完全可以不参加补习的。不过既然她提出来要求参加补习了,那就只好让她参加了。

 

相比之下,让我们觉得放心不下的到是15岁的小L,他是因为无所事事才来参加补习的。

 

“你来是可以的,但如果不认真补习的话,我们可就要把你撵出去了。”对于我们的严厉叮嘱,他只是笑嘻嘻的。似乎已经看透了我们的性格(通常情况下不会这么做事),“吓唬”在他那里已经行不通了。

 

“起初,因为一点都不懂日语,所以听不懂老师的解说。但现在日语已经可以了……

“可以了的话,不补习也行么。”

“嘿嘿,不,还是想补习。”

 

不论大家是否参加补习,本次补习举行的目的在于为使从坦桑尼亚来的小F能够赶上“E班”的进度,这一点希望大家都能够予以理解。已经进入“中级”阶段的中国人和才刚从假名学起的非洲人,他们与日本之间的距离暂且不提,大家来日本时的差距就已经是判若昭彰了。

 

对于小F来本校学习,据说教英语的A老师颇感诧异:“真是不可思议!她为什么从坦桑尼亚来日本来了呢?他们在学校都是接受的英文教育,要是去英文圈的先进国家留学的话,应该会轻松很多的。”并在地图上测量了一下实际距离,然后突然茅塞顿开似的:“明白了!跟到澳大利亚相比,来日本还是要近一些的。”英语老师为什么明白了,我实在不理解。不过,国际化进程如此迅速的今天,大家绝对不会因为地理上较近等理由才把子女送到日本来的。

 

在学校里学习的两位非洲学生选择本校的理由都不一样。加纳的小K,是其在日本公司里工作的叔叔叫来的。他叔叔来学校商量就学之事时,我也曾和他叔叔谈过。

 

“以前我自己一直在为自己的工作努力。今后,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想为祖国尽点微力。首先想把教育程度较好的外甥叫来,让他在日本的大学里学农业,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缺的就是这方面的人才……”他说。对此,我们谈了汉字的问题并指出:即使会写汉字了,但要读懂日语文章,还要花费很长时间……

 

据说他曾经买了初级教材寄回加纳让外甥学习日语。但是,由于对日语没有任何印象,结果外甥也没有学到什么。因此,该学生报名的时候,我们心里基本上就有数了——这位学生应该从假名开始学起。

 

留学申请通过后,他临时回了加纳,想把他外甥带过来,但由于自己的事情拖延了时间,结果是他外甥一个人自己来的日本。好在,有他的朋友去机场迎接并照顾他外甥,该学生生病的时候,他朋友也立即赶了过来。因此,我们也到省了不少心,可以专心教他了。

 

现在,他和正在学英语的中国学生“小大人(OSHAMA)”们在自习室里互为老师,彼此教对方“汉字”和“英语”。因为学习认真,已经跟中国学生成为朋友了吧(小大人们学习都比较认真,讨厌不好好学习的学生。)。

 

坦桑尼亚的小F来本校学习,则是因为其高中同学以前曾在此学习过。不知道为什么,在坦桑尼亚,教育程度好点的学生通常会被送到邻国乌干达的高中去学习。据说是因为自己国家的高中的教育质量太差,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实际情况到底怎样,我是不得而知了。

 

不过,小F的确比较认真。只是,在学校以外的地方,她的自学能力有多大,还是未知数。如果她已经养成了坐在教室里才是学习的习惯的话,今后会很难跟上“E班”的学习进度的。而且还不仅仅是“E班”,这种习惯在日本社会里也是难以通行的。

 

大家有缘成了同班同学,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大家从4月份开始就一起努力(想必“E班”的所有学生也是这种心情),但这种心情,她能否体谅得到又是否能够跟大家一起努力呢?

日日是好日